G20峰會于9月4日在浙江杭州舉行,與歷屆G20峰會的一大區別,今年G20首先將綠色金融列入討論議題,并成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加之G20峰會的同期舉行,綠色金融可謂風生水起。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這是《意見》中對綠色金融的“官方”定義,也是國內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綠色金融的定義。
據點綠網了解,我國是目前全球僅有的三個建立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的經濟體之一。而此次《意見》的出臺,也使我國成為了全球首先建立較完整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意見》提出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構建支持綠色信貸的政策體系,推動銀行業自律組織逐步建立銀行綠色評價機制,推動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明確貸款人環境法律責任等。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經濟學家馬駿指出,此次《意見》的出臺可以說是支持我國綠色投資強有力的政策信號。“從國際上看,像中國這樣在國家層面上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是少有的一種中央政府對綠色發展的強力承諾。”馬駿表示。
點綠網注意到,《意見》還首先提出了建立綠色發展基金,支持在綠色產業中引入PPP模式,通過PPP模式動員社會資本。地方政府可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公共服務定價、實施特許經營模式、落實財稅和土地政策等措施。
日前,在首屆天津綠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就表示,央行正在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是其中重要內容。
陳雨露表示,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正在不斷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產業、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同時嚴控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環境違法企業的資金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9月1日在G20新聞中心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已經形成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據點綠網了解,該份報告較全面地總結了綠色金融的標準和經驗,以及今后所推薦的措施。
“綠色金融的目的就是使我們的融資行動更加環境友好,減少大氣、水和土壤的污染,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我們資源使用的效率。”易綱表示。
9月2日,銀監會在介紹引領銀行業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綠色信貸指引》為核心的綠色信貸制度框架,確保信貸資金投向低碳、循環、生態領域。
據銀監會介紹,2015年以來,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青島銀行等先后在境內外發行了綠色金融債、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
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5.57萬億元。
2016年以來,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快速發展。據點綠網了解,截至今年7月末,我國銀行間市場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近千億元,我國已成為全球大型的綠色債券市場。
有分析表示,到2020年,全球綠色債券總值預計高達1萬億美元,其中近1/3可能來自中國。可見,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綠色金融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加之G20峰會的同期舉行,綠色金融可謂風生水起。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這是《意見》中對綠色金融的“官方”定義,也是國內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綠色金融的定義。
據點綠網了解,我國是目前全球僅有的三個建立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的經濟體之一。而此次《意見》的出臺,也使我國成為了全球首先建立較完整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意見》提出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構建支持綠色信貸的政策體系,推動銀行業自律組織逐步建立銀行綠色評價機制,推動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明確貸款人環境法律責任等。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經濟學家馬駿指出,此次《意見》的出臺可以說是支持我國綠色投資強有力的政策信號。“從國際上看,像中國這樣在國家層面上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是少有的一種中央政府對綠色發展的強力承諾。”馬駿表示。
點綠網注意到,《意見》還首先提出了建立綠色發展基金,支持在綠色產業中引入PPP模式,通過PPP模式動員社會資本。地方政府可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公共服務定價、實施特許經營模式、落實財稅和土地政策等措施。
日前,在首屆天津綠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就表示,央行正在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十三五”現代金融體系規劃》,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是其中重要內容。
陳雨露表示,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正在不斷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產業、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同時嚴控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環境違法企業的資金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9月1日在G20新聞中心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已經形成了《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據點綠網了解,該份報告較全面地總結了綠色金融的標準和經驗,以及今后所推薦的措施。
“綠色金融的目的就是使我們的融資行動更加環境友好,減少大氣、水和土壤的污染,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我們資源使用的效率。”易綱表示。
9月2日,銀監會在介紹引領銀行業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綠色信貸指引》為核心的綠色信貸制度框架,確保信貸資金投向低碳、循環、生態領域。
據銀監會介紹,2015年以來,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青島銀行等先后在境內外發行了綠色金融債、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
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5.57萬億元。
2016年以來,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快速發展。據點綠網了解,截至今年7月末,我國銀行間市場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近千億元,我國已成為全球大型的綠色債券市場。
有分析表示,到2020年,全球綠色債券總值預計高達1萬億美元,其中近1/3可能來自中國。可見,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綠色金融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